一枝一葉總關情,一點一滴見初心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農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近年來,黃埔區、廣州開發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,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。但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,鄉村中生活不便、就業不易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,這成了制約農村全面健康發展的最大痛點。
為進一步解決群眾“老大難”問題,9月29日,由科學城集團打造的逕下惠農中心正式揭牌,致力打造便民、惠民、親民的特色驛站。
黨建助農,“初心”工程更“出新”
這是家門口的紅色陣地。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“主心骨”,盤活紅色資源、筑牢紅色堡壘是重中之重。逕下惠農中心設有黨群活動中心,涵蓋黨建活動、黨員培訓、紅色教育等多功能,將與東江縱隊紅色基因紀念館聯動呼應,推動黨員把黨建工作融入日常、抓在經常,打造黨建“紅色矩陣”。在二樓,配備了圖書閱覽室,琳瑯滿目地擺滿了文學、歷史、社會科學等學習讀物,幫助群眾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,汲取養分、活躍思維,更好地用知識武裝頭腦、推動實踐。
精準惠農,“溫心”服務更“溫馨”
這是全鏈條的便民港灣。群眾的幸福指數是鄉村振興的“試金石”。堅持“群眾最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”,逕下惠農中心聚焦群眾的痛點難點,定制化各類貼心服務,成為群眾最可靠的后盾。強化就業培訓指導,多渠道開展免費技能培訓,通過“理論+實踐+互動”的多元化課程,快速提升實踐能力,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。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,免費提供農特產品展示寄賣區,全方位保障村民的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。引入郵政快遞服務站點,推動連鎖零售企業、電商企業等加快向農村地區下沉渠道和服務,高效解決“農產品賣難”問題,讓農產品就地增值。提供各類便民服務。設置便民體檢中心,一對一為群眾健康進行基礎檢查,包括身高體重、血壓心率、血脂四項等項目。增添工商銀行ATM機、柜員機,便于村民辦理基礎金融業務。
科技興農,“創心”引擎更“創新”
這是多元化的新型載體。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要環節是科技賦能。“無農藥、無化肥、無除草劑、無激素、無抗生素、無重金屬”,逕下生態六零米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較大的關注。隨著數字水稻農場、植物工廠等項目的引進,越來越多新型農作物將在逕下面世,有力助推作物增產、農民增收。逕下惠農中心將成為眾多新型農作物科普場所,向來往的游客展示“科技力量”、傳遞“逕下品牌”。
幸福都是奮斗出來,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,等不來、也送不來。鄉村振興的藍圖已全面鋪開,科學城集團將從群眾的小事著手、從群眾的難事著眼,咬定青山不放松,腳踏實地加油干,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。